曾秀珠校長網站
~ Welcome ~
:::
我的文章
秘密青少年版 秘密青少年版
在地「新」心國際情 在地「新」心國際情
社區終身學習之芻議 社區終身學習之芻議
新住民人才師資培訓 新住民人才師資培訓
初任野柳校長千日記 初任野柳校長千日記
樂齡課程需求的啟發 樂齡課程需求的啟發
高齡化社會政策芻議 高齡化社會政策芻議
學校的弱勢學生輔導 學校的弱勢學生輔導
新二代昂首前進東協 新二代昂首前進東協
假日樂學「新」語文 假日樂學「新」語文
 
北新校園即時影音系統
北新校園即時影音系 北新校園即時影音系
 
好站連結
TED中文翻譯 TED中文翻譯
素食電子書 素食電子書
課文本位的閱讀理解 課文本位的閱讀理解
 
 
:::
     
 
樂齡課程需求的啟發

樂齡課程需求價值觀的啟發

~~2009教育部樂齡中心訪視報告探討

野柳國小曾秀珠校長

壹、前言--

近年來,由於社會、經濟、政治等因素,使得臺灣地區產生少子化現象,並加速人口的高齡化,並逐步邁入高齡社會,根據教育部(2009)的預估,2026年我國高齡人口將達20.6﹪,也就是說臺灣社會急遽高齡化,再過1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之列,我國需要及早因應,以面對人口結構改變所帶來的挑戰。

教育部於2006年公布「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積極規劃推動老人教育活動,其中第伍大面向推動策略之ㄧ「建構老人終身學習體系」及之八「增設老人教育學習場所」,實施「教育部設置各鄉鎮市區樂齡(註1)學習資源中心計畫」,並整合教育資源,建立社區學習據點,鼓勵老人走出家庭到社區學習。2008年起,預計分3年規劃設置368鄉鎮市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以期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的健康社區。

藉由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的成立,招募社區教師及志工,邀請社區老人出來學習及擔任志工,提供以老年人為對象之藝術教育、旅遊學習、醫療保健、消費安全、休閒學習、家庭人際關係、生命關懷、口述歷史及資訊研習等多元學習課程,整合鄉鎮市區老人學習資源,提供社區老人便利的學習資訊連結網絡,讓老年人可以透過社區管道學習新知,並同時拓展人際關係,讓生活更快樂。(教育部,2009)

筆者服務的單位,分別於2008年成立教育部樂齡學習資源中心,持續關注樂齡教育的發展,以帶動樂齡中心正確的運作方向。此次,由於教育部首次辦理全國104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訪視,發表詳盡的成果報告。因此,筆者從高齡學習課程的面向出發,藉由文獻與文件的探討,以及樂齡中心的承辦經驗,歸納樂齡學習課程需求的價值觀,以作為未來樂齡學習中心課程規劃與發展的參考。

 

貳、樂齡學習課程的價值觀

聯合國大會在1991年通過的「聯合國老人綱領」,曾提出了五個要點,包括: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實現與尊嚴(引自陳宗鵠、徐南麗、林士堅、何中華,2005)。素有教育老年學之父之稱的馬克拉斯基(H.Y.McClusky)將高齡者的學習需求區分成五類:應對的需求(Coping Needs)、表現的需求(Expressive Needs)、貢獻的需求(Contributive Needs)、影響的需求(Influence Needs)、以及超越的需求(Transcendence Needs)。(蕭勝斌,2008)

根據日本學者牧野篤與堀薰夫之高齡者的學習需求調查研究(教育部,2009;堀薰夫,2006),牧野篤提出高齡者的學習需求領域概括為「健康」、「社會貢獻/志工」、「嗜好興趣」、「工作/職業」、「家族」等五個領域,而以「連結」貫穿各個高齡者的意識。堀薰夫則提出「親和性(他人)」、「對人生回顧(過去)」、「超越(未來)」、「對應社會變化(社會)」、「對不同世代交流(異世代)」,以及其相互連結,提供高齡教育學習規劃方向。

從歸納上表得知,高齡者教育的學習需求層次,具有以下幾項特徵:

(一)從發展時間來看,高齡者學習需求包括現在、過去與未來。

(二)從學習對象來看,高齡者學習需求包括個人、他人與異世代。

(三)從空間場域來看,高齡者學習需求包括家庭、工作場所與社會。

(四)從學習內涵來看,高齡者學習需求包括健康、照顧、參與、興趣嗜好與社會貢獻。

(五)從需求層次來看,高齡者學習需求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嗜好興趣、社交連結、自尊尊嚴,以及貢獻、影響、超越等自我實現。

筆者從詹涵雯(2008)研究桃園縣高齡者學習現況,發現桃園縣高齡學習機構的實施理念公辦機構從福利觀點出發,委外及民間機構以終身學習理念實行;高齡學習機構的課程規劃以應付需求及表現需求為最多,貢獻需求、影響需求較少,超越需求的課程更是缺乏。對應此次教育部的樂齡學習資源中心訪視報告,樂齡中心未來的課程規劃確實有需要重新調整之處。

 參、樂齡中心訪視報告啟發

從上述文獻中,筆者嘗試從高齡者的學習需求層面,在此次教育部委託辦理全國104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訪視報告裡,筆者摘錄與未來課程發展有關的建議事項,從樂齡學習課程的價值觀:貢獻、影響與超越的課程需求,尋找對高齡者課程規劃的啟發,詮釋樂齡學習課程的發展。

一、「需求評估」與「意見調查」

需求評估是課程或活動的實施之前,對於學習者的意見調查;意見調查是對課程或活動實施之後瞭解學習者的情況。不論是需求評估與意見調查,與課程設計之間都有重要的連結關係,才能符應高齡者的學習需求,並建立組織的學習文化和制度。

(一)需求評估

樂齡中心課程規劃的初始,宜先做需求評估,瞭解高齡者學習興趣及需求,確立高齡教育的方向及內涵。但是,課程規劃除了符合學員需求外,仍需扣緊樂齡中心設置目標,輔以鼓勵高齡者參與規劃,以期達成課程規劃的完整性。

(二)意見調查

樂齡中心課程完成後,宜針對學習課程、教材、師資等資料,進行意見調查分析。這些調查分析結果,包括課程滿意度、講師授課滿意度、學員資源(性別、年齡、人次等),一方面建立講師資料庫,另一方面強化學員學習檔案。做好量化與質化的統計分析整理,未來能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

二、志工招募與培訓

國內經常為高齡者規劃的學習課程,經陳宗鵠、徐南麗、林士堅、何中華(2005)等人歸納出醫療保健、休閒活動、藝術欣賞、生活技能、心靈需求等五大形式,然以馬克拉斯基(H.Y.McClusky)的學習需求分類來看,僅達到應對與表現的需求;對應日本學者牧野篤提出社會貢獻/志工的高齡學習需求,高齡教育機構推展志願服務的課程與實踐,則能夠符強化高齡者對貢獻、影響與超越的學習需求,更進一步不符合樂齡機構的永續經營與發展。

(一)加強招募志工,建立樂齡團隊

招募樂齡志工,成立專屬團隊,協助樂齡機構的運作,以利於樂齡中心的永續發展。尤其培訓樂齡志工領導人,使其有規劃樂齡學習活動的能力,分組運作高齡志工,擴大服務範圍,至各社區服務,強化推廣高齡教育、樂齡學習的功能。

(二)辦理培訓課程,強化樂齡知能

對於高齡志工的培訓課程,訪視報告中提出一些具體的課程方向與內涵,並強調高齡志工的實務運作,筆者分類如下:

1、高齡專業知識:高齡社會來臨、認識高齡社會、高齡社會新趨勢、高齡學習的重要性;以及認識高齡者、瞭解高齡者的心理特質與學習特質,提昇高齡教育專業知能。

2、團隊運作技巧:企劃、行銷、推廣等能力,是培訓優秀的志工領導人最受重視的課程。朝向團隊經營方向思考,強化組織功能及需求及職掌知能,使其能自主規劃與執行樂齡計畫學習活動。

3、一般文書技巧:電腦、文書、檔案管理,也在樂齡志工團隊培訓課程的必要項目。

(三)樂齡授課講師,參與志工培訓

高齡者教師,或是高齡教育教師,雖擔任樂齡中心的師資,具備某領域的專長,卻不一定接受過高齡專業知識,因此可邀請高齡者教師,參與志工培訓課程;或是朝向讓高齡者志工發揮所長,成為高齡者教師的方向努力,協助樂齡者發展自主社團,自我導向學習。

三、建立主軸課程

教育部訪視報告(2009)曾提出樂齡機構的3度說法:「廣度-宣傳樂齡、高度-主軸特色、長度-永續團隊。」在廣度部分,要靠樂齡機構成員及學員廣為宣傳;在長度的部份,有賴經營團隊與志工團隊的永續經營;在高度部份,則需要特色或主軸課程的建立。

(一)主軸課程的規劃

主軸特色課程需結合在地特色,結合高齡者生命經驗,結合地方文化產業,亦需扣緊中心目標及學習需求,深化並突顯在地文化的傳承,朝向永續發展之思考方向,未來可再規劃進階的學程,成為學員自主學習的社團。

(二)主軸課程的面向

主軸課程的面向多元,需要凝聚共識,好好的經營活動。主軸課程可具有在地特色,與老人的生命經驗相結合,或從學習課程中找出最具特色的內容,無論是健康、環保、文化、生態、保健、鄉土、音樂、藝術,以及社區的事件、文化活動等,只要是具有學習價值及教育意義,都可以成為主軸課程。「大家來寫村史」,開設電腦課程,讓高齡者寫自己故事,就是很有地方特色的主軸課程。

四、實踐代間學習

筆者引述日本學者牧野篤(2009)在日本高齡者價值觀變化與高齡教育發展的探討一文中,高齡者世代的價值觀中所提出「自己的永遠化」:

高齡者的自我確認行動是透過感受生命的價值,期望能以幫助別人的形式來實現。......高齡者不只在同時代中確認,成全自己的人生與大家的關係......也希望再下一代中得到確認......。「自我實現上的發展」在這層意義上,高齡者對人生的價值觀及意識......。

日本學者堀薰夫(2006)也提出高齡者學習需求包含對不同世代交流(異世代),教育部訪視報告建議在學校的課程中加入代間學習的傳承課程,讓學生從小具備親老及尊老的觀點,與國外學者有一致的觀點。

(一)加強代間教育

樂齡資源中心課程應更多元,發展代間教育、代間學習方案,推廣內容與學校課程做結合,凸顯高齡者生活經驗與生命故事,促進世代間的傳承與世代間的融合,讓年輕學子更能親老、尊老及敬老。如此以代間模式祖孫情為主軸課程,讓高齡者生命更有價值,深具意義。

(二)代間學習內涵

樂齡中心可與附近的學校相互結合辦理「社區口述歷史」,由高齡者進入學校協助講述社區歷史,並透過代間學習的方式,教導下一代傳統技藝,活化社區的歷史。

1、「在地生命經驗」:

學習活動可扣緊老人的生命經驗,強化「傳承」代間教育。發掘老人生命故事,匯集老人生命故事,到學校從事代間活動,口述歷史或活化歷史等相關活動,讓「老人說故事」凸顯在地特色,促進世代間的傳承。

2、「在地生活體驗」:

讓老人成為樂齡中心的學習資源,可突顯課程設計的特色,例如:與高齡者的生活故事相結合,紮根在稻作經驗、酸菜文化等地方產業,並與社區各機關(學校、農會、社區發展協會等)合作,強化代間關係,祖孫共學傳承高齡者生活體驗。

從樂齡中心訪視報告,筆者歸納上述「需求評估」與「意見調查」、志工招募與培訓、建立主軸課程與實踐代間教育等四項高齡教育課程的啟發,在國內高齡教育偏向應對與表現的課程時,提衝補充貢獻、影響與超越的樂齡學習課程的需求價值觀的模式,作為樂齡機構規劃樂齡學習課程的參考。

肆、樂齡學習課程發展—代結語

「老人引導老人、老人服務老人」的精神,是學習資源中心要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未來各中心的首要任務應將經營團隊與志工團隊組織起來,加強人員的專業訓練,提升高齡學習的專業知識。其次,「一中心一特色」顧及樂齡學習者的需求,結合地方產業特色,讓課程設計更精緻化與特殊化。第三,連結「世代間共同服務與學習」,傳承傳統文化,共享跨世代間資源,助益終身學習的達成。

筆者服務單位,設置有樂齡學習中心,同時擔任輔導團任務,觀察本縣設置樂齡學習中心的課程規劃,多傾向健康養生類、休閒類、藝文類、語言類、電腦資訊等課程,與陳宗鵠等人(2005)所歸納之醫療保健、休閒活動、藝術欣賞、生活技能、心靈需求等五大形式,不謀而合。

然而,從再從高齡者心理深層的學習需求來看,上述五大類型所謂馬克拉斯基之「應對需求」與「表現需求」的課程,還是應該要持續地辦理。但是較少辦理關於「貢獻需求」、「影響需求」,甚至是嚴重缺乏的「超越需求」課程,則是從事樂齡教育課程規劃者,未來應該要瞭解、慎思,並且致力去規劃設計與安排之學習與實踐的範疇。

此次,藉由教育部辦理全國104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訪視成果報告的實務工作報告,以及國內外學者所提出的高齡者學習需求相關理論,期盼能夠藉由探討與反思,歸納高齡教育課程未來的發展,類似牧野篤教授所提及的「社會貢獻/志工」、「自己的永遠化」,與堀薰夫教授的高齡者意識「超越(未來)」、「對不同世代交流(異世代)」等重要理念,藉由「需求評估與意見調查」的過程,更強化「高齡志工培訓」、「在地文化特色」、「代間教育與學習」的實踐,建立高齡者學習課程理念與發展模式。

附註

註1:「樂齡」乙詞源引自新加坡對於老年人之尊稱(樂齡族),為鼓勵老年人快樂學習而忘齡,教育部是以「樂齡」之名稱作為學習資源中心之標誌。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2004)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朱芬郁(2006)高齡者學習社區策略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麗惠(2006)「積極老化:「政策架構」之簡介,成人及終身教育,第16期,頁51-53。

牧野篤(2009)日本高齡者價值觀變化與高齡教育發展的探討。臺北縣政府教育局,臺北縣2009中日高齡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手冊。P2~6。

教育部(2006)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

教育部(2009)教育部98年委託辦理全國104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期中訪視成果報告。教育部。

陳宗鵠、徐南麗、林士堅、何中華(2005)台北市高齡者學習需求特性之探討-以台北市萬華區老松國小學區社區為例。

堀薰夫(2006)有關高齡者的學習需求之調查研究:以60(餘)歲與70歲以上之比較為主。教育老年學之展開,學文社,第六章,P.124。

堀薰夫、陳黛芬譯(2006)日本高齡教育:大阪老人大學的教育策略,成人及終身教育,第16期,頁11-15。

黃富順(2004)高齡學習,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富順(2005)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成人及終身教育(5),2〜12。

詹涵雯(2007)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博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勝斌(2008)高齡者服務學習的促進策略。明新學報,第34卷第1期,P.345~359。

HowardY.McCluskyandGaleJensen(1959)ThePsychologyofAdults,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Association,ReviewofEducationalResearch,Vol.29,No.3,AdultEducation(Jun.,1959),pp.246-255(http://www.jstor.org/stable/1169029)

McCarthy,F.E.(2003)ServiceLearningTriangle:keyConcepts,Partners,Relationships.

UNESCO(2000)Adultlearningandageingpopulations.Adultlearningandgroupswithspecialneeds.Aseriesof29booklets.(ERICDocumentReproductionServiceNo.ED435015).


 
     
 
:::
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民小學
校園快優網‧『授權給:新北市北新國小』